|

楼主 |
发表于 2017-7-13 2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换
技术因子之间的互相促进, 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 而是立足于和依托于一定的经济机制。现实的技术创新从来是创新者— 主体的一种经济行为。现代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大生产活动。它表现为: 企业通过购得的或自行研发的新技术, 革新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创造出品质更优的新产品。现代典型的技术创新, 表现为企业自主创新,也就是企业自行进行独创性技术研发, 包括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再创新, 然后将研发成果用于革新生产技术和方法, 创造出优质产品。
工业经济的初始时期, 企业是物质生产的主体。由于实行机器大生产, 工厂有了机械师和技工, 他们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维修, 而不是技术研发。在社会上有大量过剩劳动力存在和国内与国外市场不断开拓条件下, 企业扩大再生产通常是依靠增加劳动力。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革新时, 通常是通过向外购买新设备, 因而初始期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表现出单一的物质生产性质, 大多数企业不进行自主技术研发。在这一时期, 和工业革命前一样, 科技研发主要是由教授或拥有科学偏好的士绅, 在大学或私人实验室中进行和完成的。这种早期的技术研发多半是由个人的兴趣所推动, 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科学活动。
随着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工业的发展, 企业物质生产技术体系复杂化, 特别是在产品过剩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 技术革新成为提升竟争力和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 大企业开始进行自主的应用技术的研发。19 世纪末德国的克鲁伯、蒂森、西门子等大企业率先建立了内部实验室, 从事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技术研发。④
20 世纪强劲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 出现了技术研发活动在企业内大规模的开展, 以及研发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更密切的结合。在20 世纪末高技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 技术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高技术企业通过自身的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来革新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活动, 进行产品创新, 由此点得市场和增大效益。⑤
当代众多企业, 特别是高技术企业不仅从事物质生产, 而且要从事技术开发, 这种研发成果不只是作为技术储备, 供企业未来使用, 而是很大程度上要投人当前生产, 来实现不间断的物质手段的革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当代创新型企业, 先行的技术研发是和后续的物质生产相衔接, 不断地转化为新的物质生产手段和新的产品, 而技术研发也就成为企业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 科学劳动也就成为生产劳动的一种具体形式。
|
|